文章导读:荣豫在北京首家店,因着原始空间,设计师在满足餐饮运营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尝试挖掘地域文化,将河南的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空间语言,展现中原饮食文化精髓。但如何融合?融合什么样的形式及内容?是餐厅设计公司开启空间设计的着手点。
经过多次提炼、重组,最终以宋锦、牡丹和麦穗为核心元素,以朴实而艺术的语言,让食客在品味地道河南豫菜的同时,也能感知中原大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暖。成为美食体验空间的同时,也是河南文化在京城的栖息地。
荣豫河南菜创意菜馆的入口造型以圆形柔和的弧线设计象征河南包容豁达的性格,同时引导食客自然步入空间。墙面区域由多块宋锦图案的华丽织纹,呼应北宋时期河南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深浅不一的绛红、黛青、青绿等色调铺陈,典雅似画。以墙面为载体既彰显传统工艺之美,又为空间注入尊贵的气质。
设计师将绣球大小不一叠放在吧台内,既柔化了吧台形式的硬朗线条,又增添了传统手工艺的温度。牡丹的璀璨与宋锦的华贵交织,绣球的缤纷点缀其间,既展现了河南饮食文化的底蕴,又以现代设计语言重现传统之美。
“可观、可触、可感”的茶文化体验场域
相对独立茶台区域设计,采用漏窗与散台区的巧妙分割,形成“隔而不闭”的空间效果。红色大漆桌面、豫剧戏曲的头饰,通过空间、材质、灯光与文化符号的整合创新,构建了一个“可观、可触、可感”的茶文化体验场域,让豫剧艺术在当代茶空间中焕发新生。这里不仅是品茗之地,更是一方承载着中原文化密码的舞台,让每一次茶叙都成为与历史对话的仪式。
茶台、大厅、明厨、通往包间的过道区域,各功能之间打破直线单调,以迂回动线营造空间的探索感。以“回字形”走道为骨架,串联起“院子”与各个功能空间,形成既独立又互通的东方院落意境。行走其中,明厨作为必经的活力核心,复刻河南农家灶台,展示炖、蒸、煮、煎等烹饪场景,让食客直观感受到河南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重现地方菜厨房的烟火气。
大厅空间半高围合的散台区,采用夹宣纸玻璃,既保持空间通透,又通过朦胧的视觉分割区域。宣纸的文人气质与河南的书法文化相呼应,为空间增添雅致韵味。散台区顶部牡丹花造型延续主题元素也形成视觉焦点。
在过道尽头与包间空间,以当代青年艺术家黄艺的《自然之羽· 麦穗系列》作品为空间注入了独特的艺术灵魂。作品以青绿、金黄为主色调,与河南非遗工艺中的钧瓷釉色、宋锦纹样形成色彩对话。暖光设计下,麦穗的肌理如风吹麦浪般流转,墙面似被镀上一层丰收的金辉,呼应河南"中原粮仓"的地域特质,亦暗喻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包间以河南不同地域文化命名(如洛阳、开封、信阳等),墙面融入当地特色元素,带有麦秸的艺术涂料,实现朴实与艺术的平衡,唤醒故土记忆的同时也可彰显地域文化。麦穗系列艺术作品点缀,形成“大场景叙事”与“微观诗意”的层次递进,让食客在移步间完成从现代艺术到文化本源的精神漫游。
餐厅设计理念基于河南文化本身的创新路径: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空间设计以此理念为纲,希望空间成为传统与现代的载体——既保留中原文化的根脉,又以新锐美学激活年轻群体的文化共鸣。
荣豫餐厅以宋锦的典雅纹理勾勒历史纵深,用牡丹的华贵绽放诠释文化自信,借麦穗的质朴丰盈传递生生不息的力量。每一道菜品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中原文明的立体叙事。荣豫餐厅正以创新的餐饮表达,让地方菜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让豫菜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传播开辟出充满诗意与温度的新路径。
来源:http://www.021bolang.com/news/hyzx/show-4849.html